截止2009年底,医院获州科技进步奖21项,其中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参与)1项,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3项,州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按学科分类,外科5项、精神科10项。精神科获奖项目中有红河州精神疾病流行学抽样调查、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在红河州的应用、心理测验在红河州的应用、HIV/AIDS人群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心理关怀、心理干预对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在我州均具有首创性。近年来在精神疾病康复方面作了不少探索和研究,先后代币疗法、舞蹈疗法、集体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获州科技进步奖。我院编制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被两种心理研究工具书之一的“行为医学量表手册”收录,在全国公开发行,在沿海发达地区有六省市的专科医院、大学心理学系有使用该量表进行研究的报道。对精神疾病康复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莽人族群体质特征、影响生育因素及族源基因研究”项目为政府向中央申报“莽人综合扶贫”项目,提供了科学依据。截止2010年年底,在国内公开学术刊物发表研究性论文200余篇,2010年承当编辑《红河医刊》总第10期,质量居优。近几年还开展了“精神分裂症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改良小组式内观疗法在酒精依赖戒断中的应用”项目,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2016年科研教学取得新成效。一是对开展的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等32项新技术进行了论证准入,对33项已开展的新技术项目进行评比,评出新技术一、二三等奖18项,推荐《斜仰截石位双镜联合同期治疗上尿路结石技术》、《上颌骨骨量不足对长短种植体的选择应用研究》等6项新技术参加2016年度州、县科技进步奖申报工作。2015年申报的《伴认知障碍的女性精神分裂症4年随访研究》获红河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1篇,其中急诊科陈英《对急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上发表。学术论文获云南省心理卫生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二是顺利举办了国家级继教项目“再生医疗技术(MEBT)培训班”、“云南省医学会第七届三次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综合医院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与管理研习班”,省级继教项目“高发人群心理枯竭预防与干预培训班”等6个培训班和1个州级继续教育项目“医院暴力场所防护技能培训班”;三是承办了“云南省滇南地区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精神卫生法》知识培训班”,来自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4个地州34个县市的卫计局副局长、疾控科科长等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四是完成了曲靖医专、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红河州卫生护理学校、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等学校实习生带教实习任务93人;五是成功举办了红河州精神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及红河州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红河州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大会,填补了红河州医学会在精神医学上的空白,为红河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